在日前举行的申能集团科技创新大会上,2021-2023年度申能集团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揭晓!祝贺上缆所这些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附后)!
申能集团科技创新重大贡献:
国产化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
近日,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上海篇,报道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在服务城市发展中的卓越表现。这一工程所使用的核心装备——高温超导电缆系统,源自上缆所二十年连续攻关的重大科技成果。
2003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缆所高温超导电缆项目组应运而生。市领导明确提出:不能单纯写论文、做样品,必须把产业化作为最终目标。为此,上缆所制定了长期的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规划,二十年来稳步推进。
要在中心城区如蜘蛛网一般的地下“迷宫”进行实战,经历数万伏高压、数千安培电流考验,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十几位科研人员最终克服了电缆内部200度温差的应力变化,接好最后一个接头后,至此,世界上最长的超导电缆诞生。上缆所高温超导电缆项目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攻克全程排管敷设工况下双接头技术的团队,这意味着长度已不再是世界难题。
2021年12月,世界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的全商业化运行超导输电工程在上海徐汇区正式投运。2023年8月,工程运行容量首次超越满负荷设计值,达到13.36万千伏安,创造了我国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的新纪录。
时至今日,该工程已为徐家汇商圈、上海体育馆等城区4.9万用户连续稳定输送电量近5亿千瓦时,展现了超导技术应用在城市电网中的卓越表现与巨大潜力。上缆所整整三代人的超导产业梦在二十年后终于实现了!未来,上缆所将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上海经验。
2021-2023年度申能集团科技进步奖优秀项目一等奖: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壳内长寿命高温系列电缆技术及应用
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壳内稳压器电加热器、氢点火器等关键区域设备工作环境复杂苛刻。为其提供关键电能的稳压器电加热器电缆、氢点火器电缆在60年寿命内需要经受极端高温、大剂量辐照、燃烧等工况。国外不提供相关电缆技术转让,且我国国和一号核电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比国外AP1000核电站更高。
上缆所依托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系列核电厂核级特殊电缆和电缆连接器组件自主化研制”,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压器电加热器电缆和氢点火器电缆,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厘清了高温辐射协同老化机理,以高苯基硅橡胶为基材,自主研发了耐高温耐辐射硅橡胶绝缘材料,提出了有机/无机电缆材料多界面协同与特征参量演变机制,突破了有机/无机复合绝缘材料关键技术,建立了耐极端环境柔性复合绝缘材料技术体系,建立了评价核电站电缆用非金属材料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项目形成的技术已直接用于多个核电项目,并为包括空间堆、下一代核电等更高耐极端环境要求的核能装备开发新一代特种电线电缆提供了技术基础,将有力支撑国防及高端装备自主发展。
申能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人人物:涂建坤
涂建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缆所副总工程师,兼下属企业上海赛克力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涂建坤同志于1995年8月进入上缆所工作,长期从事光电测试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工作,主持及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开发,研发成果累计获得省部级奖项近二十项,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重大项目管理经验。
涂建坤同志坚持科研创新,勇于探索。面对国外高端测试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带领团队传承“坚持、创新、拼搏、团结”的科研精神,实现了通信光电缆测试设备国产化目标。作为通信光电缆测试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团队负责人,其负责研发成功的CTS系列数据电缆测试系统、光纤色散测试系统、光纤综合参数测试仪等均为国内独创科研成果,目前国际上仅有美国、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具有类似成熟产品。研发成果相继通过上海市科(经)委等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制的国产化装备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相关产品不仅进入国内各知名企业和国家级检测机构,部分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了较好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涂建坤同志已逐渐成为通信光电缆领域的知名专家。涂建坤同志始终牢记科研工作者的使命,致力于开展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及谋划未来发展,为我国通信光电缆行业发展及测试技术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