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亚洲电线电缆行业合作组织(AWCCA)2024年主席团会议及相关活动在上海电缆研究所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CEEIA-ECWB)、国际铜业协会(ICA)、马来西亚电缆制造商协会(MCMA)、越南胡志明市电缆协会(HECA)、俄罗斯电缆协会(Elektrokabel)、俄罗斯电缆研究所(JSC "VNIIKP")、中天科技集团等AWCCA成员方线缆行业组织及线缆企业会员代表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AWCCA主席和秘书处承担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AWCCA主席江斌在致辞中表示,欢迎到访的各国线缆协会组团参观第11届中国国际线缆及线材展览会(wire China 2024),并介绍了此次国际线缆展会的情况;感谢AWCCA各成员方来沪参加第11次AWCCA主席团会议,以及各方十多年的积极参与和一贯的支持。另外,江斌主席还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前期筹备、技术主题策划和专题分享等内容,对后续AWCCA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并呼吁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区域开放两年多来,面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呈现更加紧密、活跃、全面、深入的发展局面,AWCCA应紧抓机遇,在电线电缆领域促成各成员之间更多的合作,在共建RCEP区域大市场中发挥AWCCA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AWCCA其他成员推荐当地的代表性企业、电网公司、权威机构等相关方参与到今后的AWCCA活动中,分享经验和信息,实现共赢。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CEEIA-ECWB)、马来西亚电缆制造商协会(MCMA)、越南胡志明市电缆协会(HECA)、俄罗斯电缆协会(Elektrokabel)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当地线缆行业发展情况。 上海赛克力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SECRIOEC)、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TICW)、俄罗斯电缆研究所(JSC "VNIIKP")分别围绕“高速电子线的结构特点和传输性能测试技术”“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研制与应用”和“中高压电力电缆的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等当前技术热点进行了分享,中天科技集团介绍了海外经营情况。AWCCA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服务会员的宗旨,围绕行业信息交流、技术专题研讨、区域标准制定、技术技能培训、贸易对接合作等方面务实开展工作,共同推动亚洲线缆行业高水平合作。据悉,2025年AWCCA主席团会议将在马来西亚举行,将由马来西亚电缆制造商协会(MCMA)承办。...
近日,上缆所牵头项目——“海缆光纤测试关键技术与成套测试装备及应用”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光纤测量装备动态范围、色散系数测试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海缆光纤测试装备,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是研制海缆光纤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的底层测试分析工具。长期以来,国外有关国家通过限制测试装备进而限制我国海缆光纤研发。本项目顺利通过本次科技成果鉴定,对突破海缆光纤测试关键技术,实现测试装备自主可控,推动海缆光纤国产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上缆所自二十世纪初组建了产学研用专项团队攻关,历经近20年持续攻关,成功研制了大动态高精度海缆光纤测试系统,实现了海缆光纤测试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原创性突破,解决了我国海缆光纤相关技术的“卡脖子”难题。该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各类检测机构和行业企业,将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在日前举行的申能集团科技创新大会上,2021-2023年度申能集团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揭晓!祝贺上缆所这些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附后)! 申能集团科技创新重大贡献:国产化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近日,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上海篇,报道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在服务城市发展中的卓越表现。这一工程所使用的核心装备——高温超导电缆系统,源自上缆所二十年连续攻关的重大科技成果。2003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缆所高温超导电缆项目组应运而生。市领导明确提出:不能单纯写论文、做样品,必须把产业化作为最终目标。为此,上缆所制定了长期的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规划,二十年来稳步推进。要在中心城区如蜘蛛网一般的地下“迷宫”进行实战,经历数万伏高压、数千安培电流考验,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十几位科研人员最终克服了电缆内部200度温差的应力变化,接好最后一个接头后,至此,世界上最长的超导电缆诞生。上缆所高温超导电缆项目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攻克全程排管敷设工况下双接头技术的团队,这意味着长度已不再是世界难题。2021年12月,世界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的全商业化运行超导输电工程在上海徐汇区正式投运。2023年8月,工程运行容量首次超越满负荷设计值,达到13.36万千伏安,创造了我国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的新纪录。时至今日,该工程已为徐家汇商圈、上海体育馆等城区4.9万用户连续稳定输送电量近5亿千瓦时,展现了超导技术应用在城市电网中的卓越表现与巨大潜力。上缆所整整三代人的超导产业梦在二十年后终于实现了!未来,上缆所将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把上海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上海经验。 2021-2023年度申能集团科技进步奖优秀项目一等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壳内长寿命高温系列电缆技术及应用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壳内稳压器电加热器、氢点火器等关键区域设备工作环境复杂苛刻。为其提供关键电能的稳压器电加热器电缆、氢点火器电缆在60年寿命内需要经受极端高温、大剂量辐照、燃烧等工况。国外不提供相关电缆技术转让,且我国国和一号核电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比国外AP1000核电站更高。上缆所依托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系列核电厂核级特殊电缆和电缆连接器组件自主化研制”,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压器电加热器电缆和氢点火器电缆,经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厘清了高温辐射协同老化机理,以高苯基硅橡胶为基材,自主研发了耐高温耐辐射硅橡胶绝缘材料,提出了有机/无机电缆材料多界面协同与特征参量演变机制,突破了有机/无机复合绝缘材料关键技术,建立了耐极端环境柔性复合绝缘材料技术体系,建立了评价核电站电缆用非金属材料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1篇。项目形成的技术已直接用于多个核电项目,并为包括空间堆、下一代核电等更高耐极端环境要求的核能装备开发新一代特种电线电缆提供了技术基础,将有力支撑国防及高端装备自主发展。 申能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人人物:涂建坤涂建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缆所副总工程师,兼下属企业上海赛克力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涂建坤同志于1995年8月进入上缆所工作,长期从事光电测试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工作,主持及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开发,研发成果累计获得省部级奖项近二十项,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重大项目管理经验。涂建坤同志坚持科研创新,勇于探索。面对国外高端测试技术的“卡脖子”难题,带领团队传承“坚持、创新、拼搏、团结”的科研精神,实现了通信光电缆测试设备国产化目标。作为通信光电缆测试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团队负责人,其负责研发成功的CTS系列数据电缆测试系统、光纤色散测试系统、光纤综合参数测试仪等均为国内独创科研成果,目前国际上仅有美国、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具有类似成熟产品。研发成果相继通过上海市科(经)委等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制的国产化装备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相关产品不仅进入国内各知名企业和国家级检测机构,部分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形成了较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技术研究与成果推广,涂建坤同志已逐渐成为通信光电缆领域的知名专家。涂建坤同志始终牢记科研工作者的使命,致力于开展相关领域技术研究及谋划未来发展,为我国通信光电缆行业发展及测试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10月14日,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公布了2024年度“IEC 1906奖”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仪式。上缆所旗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丁震霈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24年度“IEC 1906奖”。丁震霈长期从事架空导线、电工导体、膜材料和新能源储能领域的研究和检验检测工作,积极参与本领域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项目。作为TC7/PT62818召集人和“IEC TS 62818-1架空导线用纤维增强复合芯 第1部分:树脂基复合芯”项目负责人,丁震霈为标准起草和技术协调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悉,此次同时获奖的还有“TC7 架空导线”领域来自法国、美国和日本的其他四位技术专家。“IEC 1906奖”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重要的奖项之一,由IEC执行委员会为纪念IEC成立于1906年而设立,用以表彰对IEC国际电工标准化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技术专家。据悉,今年共有来自25个国家的228名专家获得该奖项,其中32名为中国专家,人数位居第二,仅次于德国。自2003年起,上缆所承担国际电工委员会架空电导体技术委员会(IEC/TC7)秘书处工作,是由我国承担的首个IEC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近年来,上缆所在IEC/TC7架空电导体、SC18A船用及海上移动和固定设备用电缆、TC20电缆、SC46C电线和对称电缆、TC55绕组线等领域牵头了15项IEC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其中7项已获批发布。作为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上缆所组织国内本领域专家共同参与IEC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并承担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获得本领域IEC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目前,上缆所已有3位技术专家获此殊荣,今后将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行业服务和标准化人才优势,在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以高标准引领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业务部门指导、上海市质量协会组织开展的第二届“上海质量工匠”选树活动中,上缆所旗下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缆检测)范玉军同志荣获第二届(2024年度)“上海质量工匠”称号。范玉军,中共党员,现任国缆检测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压电力电缆系统的研究、检测、工程服务和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为高压电缆系统检测领域专业技术带头人。范玉军牵头制定《500kV挤包绝缘直流电缆系统》等多个国家标准;牵头完成《海上风电发电及输电用高端电缆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多个科研项目;牵头筹建500kV交流、直流电缆及附件的高压试验室,并对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获专利9项,发表技术论文近2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第一完成人)。同时,范玉军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TC20(WG16)技术专家,国际大电网中国委员会B1(绝缘电缆)、B4(直流系统与电力电子)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校外企业导师,CNAS实验室评审技术专家。...
9月1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系列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上海篇播出。“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作为“五大未来产业”成果之一,与“国产大飞机C919”“‘一箭41星’首发”“‘爱达’魔都号国产大邮轮”共同出镜。“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导电缆工程化应用领域取得了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相关整体技术水平推向了全球领先行列。高温超导技术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引领技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在能源传输、高端医疗、核聚变、量子科技、高纯材料制造等领域都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高温超导输电,被誉为本世纪电力行业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电工技术,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2024年9月17日,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迎来了投运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安全运行满1000天,累计实现连续无故障运行2.4万小时,为徐家汇商圈、上海体育馆等核心区域4.9万户用户稳定输送电量近4.9亿千瓦时,展现了超导技术在城市电网中的卓越表现与巨大潜力。“超导电缆”是上海电缆研究所历经三代工程师20年持续攻关的重要成果。上海电缆研究所在2003年组建超导电缆项目攻关团队,于2013年12月9日建成国内首套50米、35kV、低温绝缘高温超导电缆并正式挂网运行,于2021年12月22日成功建设完成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作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且实现全商业化运行的超导电缆输电项目,其总长1.2公里,额定电流2200安培,额定容量达133兆伏安,输电能力相当于常规电缆6倍。自投运以来,该示范工程不断刷新着纪录,尤其是2023年8月18日,其运行容量首次超越设计满负荷容量,达到133.6兆伏安,创造了我国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的新纪录,为有效破解超大城市中心负荷密度高、通道资源有限、电网“卡脖子”现象等提供了新的路径。2024年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超导电缆”作为“新型数智电缆”成功入选目录。投运1000天,是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超导输电示范工程为上海城市发展、经济腾飞注入澎湃动力,展示了中国领先的技术成果、品牌理念及产业链优势。未来,上海电缆研究所将持续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高温超导电缆在我国大型城市狭窄空间集中送电、金属冶炼、算力中心、大型化工厂、超级快充站、轨道交通供电等方面的规模化应用,为全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上海经验。...
9月27日,线缆产业经济与技术交流系列论坛之智能制造分论坛、绿色低碳分论坛、数字化创新分论坛继续在E5和E7两个展馆的分论坛区举行。智能制造分论坛9月27日上午,智能制造分论坛在E5E82召开,交流主题为高效、节能电工装备提升电缆企业竞争力,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缆装备专业工作部秘书长童立主持了本次论坛。论坛上,德阳杰创线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潘俊先报告题目《拉丝机的节能降耗技术探究》,分享了拉丝机的能耗情况和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与方式。北京华瑞恒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峰报告题目《激光喷印技术在提升线缆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介绍了公司激光喷印技术的优势。杭州华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子华报告题目《高速零张力主动吐带式包带设备》,介绍了公司的主营产品和性能优势。江西中德玛格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小乒报告题目《智能卧式漆包机特点及展望》,介绍了近年漆包机的发展趋势和公司的数字化探索实践。绿色低碳分论坛9月27日下午,绿色低碳分论坛在E5E82召开,交流主题为PLM最后一公里:创新发展的线缆行业资源回收技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缆装备专业工作部秘书长童立主持了本次论坛。常州奥普提玛科技有限公司国内市场部经理毕文伟报告题目《绿动循环——电线电缆高效回收》,介绍了公司的核心回收生产线及其技术特点。新泓盛业(山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蕾报告题目《线缆回收技术概述》,简述了线缆行业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线缆回收行业的发展前景。苏州丰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庆武报告题目《延长拉丝油寿命,分离拉丝油中的金属油泥,提高产品质量的解决方案与应用》,介绍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优势。东莞市造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敏铷报告题目《造佶智能,让橡胶利用回归自然之美》,介绍了电缆行业废料回收现状和公司的回收技术优势。数字化创新分论坛9月27日,数字化创新分论坛在E7D81召开。上午的交流主题为仿真及辅助设计软件助力线缆企业增强研发实力,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师夏俊峰主持了本次论坛。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分会行业数字化专业工作部秘书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信息会展中心主任凌成刚为分论坛致辞。凌成刚表示,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分会数字化专业工作部自2023年5月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线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今年也在行业内公开征集线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优秀案例。其中,仿真与辅助设计软件(CST、COMSOL、CAD等)对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推动,CAPP、MES、LIMS等对精益生产和智能管理等的赋能,正是线缆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探索和实践。相信在线缆行业同仁们的努力下,线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踏实。论坛上,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IMULIA电磁技术顾问魏云飞作《达索电磁解决方案在电缆建模仿真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CST电磁仿真软件,支持电缆模型、拓扑路径和3D模型创建,可分析电缆阻抗、参数及串扰,并展示了部分仿真案例。COMSOL中国应用工程师韩没延作《COMSOL@多物理场仿真优化电缆设计》的报告,详细介绍了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在电缆仿真中的应用,可评估电缆损耗、温度、电磁场等关键设计因素,同时对多个仿真案例进行了解析。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李婷婷作《电线电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探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电线电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智缆CAD 1.0的各项功能,涵盖电缆结构设计、产品标准、性能仿真、材料筛选、经验知识库、成本控制等,助力技术人员研发创新。下午,交流主题为数智赋能线缆制造业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行业数字化专业工作部主任委员颜亮锋主持了本次论坛。论坛上,上海程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华作《线缆行业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的报告,深入探讨了线缆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分享MES、LIMS应用案例,助力线缆企业打造生产经营管理和质量全过程追溯的数字化工厂。北京易动纷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东行业中心/解决方案专家孙福涛作《数字化技术推动线缆行业新增长》的报告,提出 CRM平台、PaaS平台等可通过连接上下游、客户、内部和生态,提供行业化、平台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海九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汉东作《电缆行业数字化管理闭环提升企业价值》的报告,分享了线缆行业数字化管理闭环对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性,突出了SAP ERP系统在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优势和价值。江苏金思维软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尹灿作《线缆行业数智化应用场景》的报告,以八卦的视角生动分享了ERP项目中生产领料、采购付款、生产入库、购货发票、采购收货、销售收款、销售发货、销售发票等全流程的生产销售管理。上海缆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勇作《质量安全追溯是线缆行业的重大变革》的报告,强调质量安全追溯的重要性,介绍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Ecode码等)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亨通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部高级经理汤迎晨作《信息化驱动亨通制造转型创新》的报告,分享了亨通如何利用信息化驱动制造转型与创新,推动集团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
9月26日,线缆产业经济与技术交流系列论坛之绿色低碳分论坛、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智能制造分论坛继续在E5和E7两个展馆的分论坛区举行。绿色低碳分论坛9月26日上午,绿色低碳分论坛在E5E82召开,交流主题为高品质特种线缆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橡塑材料工作部秘书长李明珠主持了本次论坛。论坛上,广东安拓普聚合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场总监赵立芬报告题目《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车线缆从突围到领航》,分享了特种高分子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线缆的应用和技术创新。南京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建虎报告题目《新能源车内高压线用低烟无卤料》,分享了新能源汽车用电缆的种类和相关技术要求。上海凯波电缆特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胡玲,报告题目《新能源汽车线缆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分享了新能源汽车线缆的应用场合和性能要求。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启豪报告题目《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线缆领域的影响》,分享了当前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和车载线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6日下午,绿色低碳分论坛的交流主题为绿色低碳与线缆材料创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气装备用线缆专业工作部秘书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刘旌平主持了本次论坛。论坛上,DYM Solutions技术经理Peter Walter和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宁的报告题目《DYM为电线电缆行业提供行业领先的材料解决方案》,介绍了北欧化工的集团组成和DYM阻燃材料的发展历史;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悦报告题目《新型高压直流绝缘系统小尺寸样品和模型电缆的电气评估》,分享了相关的研发流程和试验方法。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础研究部部长陈文卿报告题目《中压电缆提速的系统性问题与对策研究》,介绍了提速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江苏玖辰电气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江福章报告题目《平滑铝电缆粘接胶技术方案探讨》,介绍了平滑铝高压电缆的一体化生产工艺和平滑铝电缆粘接试验方法。江苏科麦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谢磊报告题目《高速数据传输屏蔽及光电模块先进材料解决方案》,介绍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创新优势。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9月26日上午,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在E7D81召开,交流主题为导体拉丝优化方向发展与趋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力电缆及附件工作部秘书长徐晓峰主持了此次论坛。论坛上,德杰(苏州)油品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与开发技术专家Marlon Reichert 围绕线材质量,介绍其在连续铸造、铜线拉丝、中细拉丝、超细拉丝和退火中应用的线材拉丝润滑产品,具有优异的润滑性、稳定性和防腐性能。湖北易缆通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健银作《节能降耗混绞电缆导体新工艺》的报告,对比分析非紧压型绞合导体、紧压型绞合导体、全异型绞合导体、混合型绞合导体的结构差异,其中混绞导体新工艺具有基本杜绝导体相对于绝缘层的伸缩现象等优势。上海德润宝特种润滑剂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郭鹏作《导体优化过程中拉丝液的升级和管理》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拉丝液在导体优化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维护、管理等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服务。智能制造分论坛9月26日下午,智能制造分论坛在E7D81召开,交流主题为精准测控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力电缆及附件工作部秘书长徐晓峰主持了此次论坛。论坛相继推出了多个与线材、绝缘、挤出等生产工艺相关的精准测控解决方案,以及AI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中的应用。福州西科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万彬、英国博腾电子产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闫文超、杭州魔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昌、Conoptica AS高级服务工程师韩昶、上海方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雪分别作《完美在线品质控制——电力电缆、海底电缆方向》《现代线缆制造 如何选择在线检测设备》《浅谈线缆挤出壁厚的精准测控与精准计米》《检测物理参数追踪和校准》《智能检测系统 精准测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的报告。除此之外,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客户总监谢逸朗聚焦数字化转型,以物联构建孪生、搭建数字世界,介绍智能感知和智能设备的研发与设计,提供机器视觉软硬件及移动机器人产品,助力智能工厂和商业仓配。...
9月25日,2024年线缆产业经济与技术交流系列论坛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此次系列论坛内容丰富,主办方精心设置多项专项议题,包含产业经济分论坛、智能制造分论坛与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有效促进了线缆行业内外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也为推动线缆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业经济分论坛9月25日上午,2024线缆产业经济与技术交流系列论坛产业经济分论坛在E5E81召开,交流主题为产业经济视角下的线缆行业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秘书处顾问吴士敏主持了此次论坛。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伟斌为分论坛致辞。许伟斌指出,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不断推进,我国新基建、新能源等战略项目快速落地,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正在迎来加速释放,需要转变思路、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速行业整合,提高产业协同水平。无为市人民政府市长匡健作《无为市打造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践与展望》报告,无为作为中国线缆及线材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经济基础,不断聚焦企业引育做强企业主体,打造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强化创新主体做精创新能力,加大支持力度做好营商环境。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化工首席分析师杨枭和化工分析师孙诗白分别分享了PVC基本面展望和四季度聚乙烯基本面展望,结合成本、下游需求和进出口数据给出未来半年的投资建议。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咨询主管蒋强介绍了线缆行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对行业和企业的意义。五矿证券分析师于柏寒以铜铝价格为基础,分析线缆行业在宏观经济周期中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制造分论坛9月25日下午,智能制造分论坛在E5E81召开,交流主题为智能制造与线缆设备创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电缆装备专业工作部秘书长童立主持了本次论坛。芬兰麦拉斐尔公司全球服务部总裁Roger Möller和中国区服务总监张振华分享了公司的客户服务理念;研发总监Mikko Lahti和中国区设备销售总监管佳颖分享了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和陆缆和海缆的发展现状。江苏星基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与市场总监尔立民、常州海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鹤鸣、福州西科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万彬、无锡宸峰永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婕宏分别介绍了《智能制造引领线缆行业发展的未来》《米重控制系统在电线电缆生产质量控制和节能中的应用》《精准在线检测,成就完美产品品质》《智能制造给电缆行业带来的重大意义》。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9月25日下午,线材制品及装备分论坛在E7D81召开,交流主题为线材制品及装备在线缆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导体与线材工作部秘书长党朋主持了此次论坛。论坛上,中国钢结构协会线材制品行业分会副秘书长纪执鲤做了关于中国金属线材制品行业2023年发展的报告,就中国线材制品行业现状及存在的痛点、2024年上半年线材制品行业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以及下半年的工作方向等进行了介绍。梓兰特线(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雄生、威夫斯(上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志、浙江万能弹簧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方宝初分别就各公司专注的金属异形线材成形技术及设备、德国WAFIOS精密线材与管材制造技术、弹簧机的行业前景以及新产品TK9230的突破等具体装备进行了详细的分享。本届系列论坛精彩纷呈,汇聚业界精英,搭建了深度对话与协作的桥梁,为行业探索未来发展趋势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9月25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牵头召开“全国线缆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本次会议秉承深化交流、促进研讨的宗旨,进一步强化各方携手合作的共识,致力于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增强联席会在具体行业工作中的合作和协调,推动线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江斌,在致辞中提出:过去的几年里,中电协电线电缆分会通过凝聚行业力量,深化合作与交流,成功搭建了汇聚行业智慧,服务经济发展,响应企业诉求,积蓄创新力量的平台。未来,分会将继续携手上下游兄弟协会和各地方协会商会,共同为行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秘书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国飞,上海电缆研究所特聘专家章立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秘书处顾问吴士敏,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秘书长凌成刚,各省、市及地区等行业协会、商会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章立明主持,上海电缆研究所融合媒体部人员列席。浙江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柯勇进、云南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福忠、山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翟建飞、安徽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胡良健、湖南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柳鸣、河南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会长贺明志、江西省电线电缆制造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新梅、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林伟、江苏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名星、安徽省无为市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良琪、辽宁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琪、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副秘书长耿文黎、东莞市虎门信息传输线缆协会副秘书长胡星、宁晋县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波、深圳市机器人特种线缆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湘赣等,阐述了各地线缆行业的运行态势及近期工作进展与成效。与会者普遍达成共识,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蓄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彰显行业协会与商会的优势及定位,通过持续强化其服务功能与创新能力,为我国线缆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分会参会领导表示,各地方协会商会依据自身特色与地方产业特性开展工作,线缆分会则依托电缆所专业人才,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行业发展。联席会议需明确共识:聚焦服务行业与会员,共谋行业发展大计,通过加强联系与支撑,包括行业调研、工作协同等途径深化合作。地方协会商会积极与电缆所构建信息交互共享机制,有效利用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与机遇的有机整合。面对行业挑战,大家应协同合作,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等关键领域,共同为行业注入强劲推动力,引领行业迈向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黄国飞在会议总结环节,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是强化协同效应,促进线缆分会与地方协会商会的深度合作;二是深化相互理解,拓宽交流渠道;三是聚焦核心需求,共筑发展基石;四是优化联席会议机制,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