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电压等级直流电缆典型缺陷条件下的局部放电特性试验,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进行,该试验提升了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的试验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我国高电压直流电缆工程运行维护提供更强保障。随着城市电缆化率的不断提升,电力电缆广泛应用于输电网络中,其运行可靠性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运行故障的统计,电缆附件是发生故障的主要部位,电缆绝缘主要受其本身的绝缘性能、质量、安装工艺、环境等影响。绝大多数电缆故障是有先兆的。在故障发生前期,电缆缺陷在电场、温度场等作用下,暂态特征量会发生巨大波动,这为电缆故障的预防提供了依据。据了解,故障检测方法之一是对电缆做局部放电试验,通过这项技术,施工人员能够提前掌握电缆运行状况,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临时故障发生。然而,500kV及以上直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特征及演变规律尚无标准可循,无法在直流电缆生产后或电缆故障发生后,诊断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状态的性能评估与缺陷原因。此次,国网舟山供电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研发500kV局放测试仪,通过在海洋输电技术研究中心搭建±500kV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特性测试系统,利用1200kV高压设备和局放测试仪进行直流电缆典型缺陷条件下的局部放电特性试验,进而对直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直流电缆特别适合于电力远距离传输。”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海洋输电技术研究中心五级专家、施工技术研究室主任乐彦杰介绍,随着各地风电场蓬勃发展,对500kV直流海缆需求非常大。本次试验促进了高压直流电缆试验技术的发展。来源 | 浙江日报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被称为“中国光电缆之都”,是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亦有着深厚的民营经济基础。2023年10月20日,七都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229位。秉持新发展理念,七都镇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自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连迈3个百亿级台阶,实现了镇域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年实现规上产值715.27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2.96亿元(占规上产值73.2%),增长19.22%;新兴产业产值523.78亿元(占规上产值73.1%),增长17.34%;数字经济产业产值355.33亿元(占规上产值49.7%),同比增长15.75%。七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规上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保持在全区前列,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提高,数字经济产业、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韧性更强,服务业恢复势头显著,全镇经济已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奏响产业经济铿锵“奋进曲”20世纪90年代,七都镇先后创办了十几家电缆企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亨通集团脱颖而出。据介绍,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利用三年时间,将产值销售增加了3倍,从原有的30亿元的年产值,增加到110亿元。亨通力缆生产的是普通电缆,本身从技术含量上不如特种电缆,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凭借的正是传统制造的智能化改造。亨通力缆制造研发中心总经理吴志勇说,2015年之前公司在原有业务领域一直轻车熟路,谁想到一进入民用领域却有点水土不服。民用市场产品交付的特点,一个要快,一个质量更加要有保证。处于这样一个背景下,他们刚开始迟迟不能打开局面。“我们引进了一个创新的生产模式,把我们的传统装备跟现代化智能装备相结合。从制定方案到引进设备再到改造设备,整合工序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实现了传统制造的智能化改造。这几年时间,我们人员下降了30%,产量增长了1.5倍,所有人均产出、人均效能提升了大概160%。”吴志勇表示。目前,电力电缆作为亨通的起家之本,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他们还有一把杀手锏。在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可以看到各个厂房内为数不多的工人操作和管理着声音轰鸣的生产线,无数光纤缓缓地通过生产线的运转成为最终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数据中心和云端。5G+工业互联网的运用,数字化改造的赋能,正成为亨通光电转型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带动着这艘光纤光缆领域的“巨轮”驶向更广阔的世界。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七都镇的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是亨通最早的产业基地。随着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原先的企业厂房存在设施老旧、产线拥挤等问题,已经无法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求。2015年起,亨通光电拉开智能制造、数字赋能的转型“大幕”。如今,亨通光电建设了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园区,打造“互联网+园区服务”“互联网+协同制造”“5G+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实现园区设备全覆盖采集、物流智能调度、能源智能管理、安全态势感知等场景应用。通过标识解析应用开发部署,亨通光电逐步探索出一条简便易行、可快速部署的促进供应商、客户价值创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路径。一直以来,亨通光电始终重视科技研发,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光电缆传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五大科研平台,为亨通产业升级、产品转型、企业创新汇集智慧力量。作为我国光纤光网、智能电网、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全球信息与能源互联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该公司在光纤光棒、智能电网、海底通信等领域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及行业话语权,一路成长为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前三强、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前三强、全球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前三强。打造“七都光电缆工匠”品牌 按下人才建设“快进键”2024年初,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3年省级劳务品牌”名单,七都镇“七都光电缆工匠”成功获评2023年度中高端技能类省级劳务品牌,成为苏州8个上榜品牌之一。近年来,七都镇依托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建立了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拥有特种光缆生产车间、工业特种线缆生产车间等省(市)级智能示范车间5间,打造了“七都光电缆工匠”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8000人。品牌建设过程中,七都镇聚焦企业光电缆从业人员技能提升需求,建立技术技能型员工赋能成长体系,累计参加培训并获证技能劳动者6715人次。2020年,亨通集团成为全省首个获得高级职称评审权的民企,成为首批试点开展特级技师评聘的企业,同年6月,亨通光电成为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在龙头企业引领下,七都镇光电缆产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全面推进。同时,高技能人才在七都镇竞相涌现,一位位技术工人通过“打磨”“锻造”,逐渐成长为技术“领头羊”:亨通光电韦冬、亨通线缆沈建新、亨通精工施学青、亨通力缆张中云成为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韦冬、轩传吴、沈建新、张中云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首席技师、江苏工匠、省“双创”人才、姑苏高技能领军人才……这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光电缆工匠,充分发挥着“传、帮、带”作用,在助力企业生产效益提升的同时,为七都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推出全面落实“组合拳”受国外需求萎缩、国内需求不振、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房地产低迷、产业链转移等影响,七都镇作为一个工业强镇,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如新增立项总投资同比下降,中小企业运营压力加大。七都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将积极落实政策措施优环境,为企业量身定做“特色需求”。深化企业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深入了解企业动态变化和需求,实时推送各类涉企政策,实现政策精准直达、红利直享。同时完善“政企早茶会”“政企畅聊沙龙”制度,深化企业大走访机制,以多样化的形式,邀请企业家针对问题“提需求、定菜单”,政府对照问题“优服务、解难题”,着力打造“最舒心”的营商环境,更好助力企业发展走上新台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由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江苏省光电缆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获批筹建,这是苏州市获批的首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该基地以标准为纽带聚集产业资源,建设开放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的生态圈,将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引领光电信息行业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助力光电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2022年10月27日,江苏省光电缆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进会在吴江举办来源 | 上缆所传媒引用 | 苏州日报、太湖七都、央视财经文字 | 常 佳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近期,海南、福建、浙江等清洁能源大省的重点海上风电项目取得新进展,依托海上风电资源,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此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等多个央国企海风项目陆续获批核准,2024年海上风电开工、建设、并网节奏加快。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海上风电并网规模仍将不断扩大,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将保持较快增长,需求释放将拉动海上风电产业出货量持续增长。多地重点海风项目取得新进展根据海南省发改委公布的《海南省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2024年安排省重大正式项目295个,总投资7744亿元,另外,安排省级112个预备项目,总投资3334亿元。在省重大项目及预备重大项目里,涉及风电项目8个,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7个为海上风电项目,规模总计7500MW;1个为风电厂改造升级项目,规模为104MW。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油以及明阳智能的风电项目装机规模最大,均为1500MW。中国海油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海油海上风电有力推进,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已获得核准并将自主开发。这也是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省级文件层面上,福建省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也囊括了众多海上风电项目。通知显示,福建省2024年将重点建设11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85吉瓦。业主包括三峡集团、中广核、中国能建、东方电气、宁德时代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已于去年12月1日在福建开工建设。该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于2024年整体建成投运,建成后,可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运营单位等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科研攻关、试验验证、交流共享服务。近半个月以来,国内不少海上风电项目迎来小高潮。2月18日,2024年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举行,其中包括苍南1号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据了解,苍南1号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位于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海域,总投资30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海上升压站1座、陆上集控中心1座,220kV海缆1回以及66kV场内集电线路,安装单机容量8.5MW风机24台,总装机容量204MW。2月20日,珠海市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集中签约项目共222个,投资额1100.9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重大项目包括珠海高栏一海上风电项目、珠海高栏二海上风电项目。2月21日,大唐集团发布《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35kV海缆、220kV海缆与陆缆采购及敷设施工(标段I)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据悉,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规划总容量1.2GW,本期先行建设0.6GW,配套建设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23年海上风电装机量超过7GW,同比增长37%。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海上机组招标量超26GW(含框架采购),综合目前的在建项目规模,预计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有望超过10GW。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2月5日,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江门川岛二海上风电项目获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核准批复,从取得项目开发权到核准仅用时117天,成为国家能源集团在粤首个核准落地的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西南侧海域,拟建设29台单机容量14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06MW。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7.4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99.5万吨,项目计划2024年底前开工建设,2025年全容量并网发电。2月6日,国家电投河北公司收到大连市发改委《关于国家电投大连市花园口I海上风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文件,标志着国家电投大连花园口400MW海上风电项目完成全容量核准。该项目总装机400MW,是国家电投河北公司在辽宁省首批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本次核准的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将由前期开发工作向工程建设准备工作转变。央企方面近日也密集公告中标重大工程项目。中国电建日前公告称,下属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华能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标段包1,中标金额约为51.91亿元。有关证券机构表示,海上风电项目审批和招标节奏持续回升,海上风电景气度持续向好。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将保持较快增长,需求释放将拉动海上风电产业出货量持续增长。来源 | 上缆所传媒引用 | 中国证券报、华夏时报、海南省发改委、苍南发布文字 | 常 佳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全光网建设在2023年快速推进。当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为473.8万千米,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432万千米,可绕赤道大约1600圈,该长度约为2013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1745.1万千米的近4倍。这6432万千米光缆线路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为114万千米、2310万千米和4008万千米。光缆线路建设关系着网络铺设的广度和质量,是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3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1.3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486万个。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0.94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915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95.7%提升至96.3%。截至2023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230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79.2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的同时,还将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接续政策,聚焦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加强推广应用,扩大工业感知网络覆盖,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下附近年来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统计一览:2023年:6432 万千米2022年:5958.2万千米2021年:5481万千米2020年:5169万千米2019年:4750万千米2018年:4359 万千米2017年:3747 万千米2016年:3041万千米2015年:2487.3万千米2014年:2046万千米2013年:1745.1万千米来源 | 上缆所传媒引用 | 工信微报、快科技、IT之家文字 | 周 炯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2月26日,在长江边的安徽高沟镇,凯波特材(安徽)有限公司内,14条生产线同时开足马力,主要生产电缆绝缘及护套材料。2023年,这家公司的产值超2亿元。副总经理袁孝明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忙活着筹备公司成立一周年庆典。自上海凯波电缆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此设立这家全资子公司,袁孝明便从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总部,来到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高沟镇上班,成为“新高沟人”。安徽凯波特材正在生产电缆绝缘材料袁孝明说,总部之所以选址这座江边小镇,是看中高沟作为“中国电缆之乡”在产业集聚上的优势。高沟镇,地处芜湖市和铜陵市交界,临近长江。以前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蜿蜒坎坷的江堤,即使坐车到最近的县城,也要两三个小时。如今走进高沟镇,双向四车道的公路纵横交错,运送电缆的车辆来来往往,迸发出小镇的产业活力。自20世纪80年代,高沟镇开始发展电线电缆产业,在2008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几年后,受行业需求减弱、非理性投资、融资难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沟电线电缆产业开始快速下滑。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要想在行业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走专精特新道路。”高沟镇党委副书记魏昌龙说,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高沟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快产品技术革新,瞄准高精尖和行业应用痛点,主导发展特种电缆,包括轨道交通电缆、船舶电缆、风力电缆、航空航天电缆等,最终闯出一条新路。如今高沟镇200多家电缆企业,基本都有特种电缆产品。62岁的盛业华,自1993年在高沟镇创办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至今,见证了这里的电线电缆产业从辉煌跌入谷底并再度崛起的过程。华能电缆也在风风雨雨中迎来沉甸甸的收获,2023年产值创11.6亿元新高,生产的特种电缆广泛应用于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华能电缆集团生产的电缆产品走进这家“30岁”的企业,扑面而来的却是“数字化”“科技范”的年轻感。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记录着设备开机率、订单进展、原材料库存等,不仅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也让外地客户能实时追踪订单情况。厂房内,长长的电缆线在机器的自动拉伸中,一圈一圈地绕在金属盘上。盛业华说,以前生产靠经验,盈亏要到年底清仓盘算才知道。现在打造数字化车间,全程数字化管理,不仅质量有保证,而且损耗也大幅降低。尝到“装备升级”甜头的盛业华透露,2024年公司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进一步升级生产设备,推动新型电缆细分领域进一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专精特新,成为高沟电缆的核心竞争力,也成为这里企业家们发展产业的共同追求。在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两百余种不同大小形态的电缆产品摆满了展柜,墙壁上是整面墙的荣誉和专利证书。华宇电缆集团展示的各种电缆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特色”,华宇电缆董事长叶明竹说,通过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公司在船舶电缆、深海电缆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其中研发的航空航天电缆最高可经受1000摄氏度的高温。在高沟镇的辐射带动下,无为市无城镇、姚沟镇、泥汊镇等乡镇的电线电缆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无为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特种电缆产业基地,无为市特种电缆产业集群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我们将推动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产品高端化方向迈进,力争产业规模达到350亿元。”无为市市长匡健说。来源 | 新华网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化,承担城市输配电重任的电力电缆正经历着绿色化、低碳化的关键性变革。传统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绝缘生产过程耗能大、不可回收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可持续性发展。聚丙烯(PP)基环保型电缆绝缘因其生产过程耗能少、退役可回收,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然而,PP绝缘的室温模量远高于XLPE绝缘,造成了电缆敷设安装的困难。通过弹性体改性增韧后,非交联PP绝缘机械模量的温度稳定性又会发生较大的劣化,导致实际运行中PP电缆绝缘较高温度下的热变形,可能引发电缆偏心故障。因此,提升温度稳定性是聚丙烯电缆绝缘研究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图1 聚丙烯绝缘温度稳定性较低引发的电缆偏心故障示意图针对以上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建英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中国电力科学院、燕山石化、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等单位,在共聚聚丙烯(IPC)绝缘的多相结构中引入了多重长链支化(LCB)结构,实现了环保型聚丙烯电缆绝缘温度稳定性的大幅提升。该工作结果表明,相比于IPC,LCBIPC的模量不仅在室温20℃下获得了13%的降低,同时在150℃下实现了近300%的提升。在160℃的极端高温下,LCBIPC的蠕变量和热变形量分别减少了85%及82%。该工作认为LCBIPC能够通过增强分子链段的缠结效应来抑制无定形区随温度的膨胀,在温度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各项电气性能在30℃至90℃的宽温域下也得到提升。同时,该工作验证了LCBIPC仍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在多次重塑加工后熔融指数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该研究成果突破了环保型聚丙烯电缆绝缘温度稳定性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对于提高聚丙烯电缆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图2 多重长链支化结构的设计、表征及大幅提升的温度稳定性:长链支化共聚聚丙烯(a)合成路径及其(b)核磁氢谱、(c)剪切流变表征结果;(d)机械模量的温度依赖特性;不同温度下的(e)热变形率及(f)热蠕变量结果;(g)热变形率及热蠕变量的高温机械模量依赖特性;(h)长链支化共聚聚丙烯高温机械模量与文献结果的对比;长链支化共聚聚丙烯(i)交流击穿强度的温度依赖特性及(j)体积电阻率结果。研究团队研发了原位聚合聚丙烯绝缘料和半导电屏蔽料,形成了20万吨/年的连续稳定生产能力,并具备长周期一体化稳定制备水平;开发了中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制造装备及工艺,突破了聚丙烯绝缘均匀定型难题,实现了可剥离屏蔽中压电缆设计和稳定制造;提出了电缆料性能评价指标和电力电缆可靠性试验方法,建立了从聚丙烯电缆料到电缆的标准化体系。经测算,新型电力电缆较传统电力电缆的制造成本降低17%,生产能耗降低45%。在国家电网公司设备部的统筹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了标准化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设计、技术规范、入网检测要求,能够支撑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工程批量化推广和稳定运行。2023年5月,团队的项目技术成果“聚丙烯绝缘材料原位聚合与电力电缆制造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上述研究成果以“采用多重长链支化结构显著提升环保型聚丙烯电缆绝缘的温度稳定性”(Greatly Enhanced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Eco-friendly Polypropylene for Cable Insulation by Multifold Long-chain Branched Structures)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和中国石化科技项目的支持。了解更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上上电缆聚丙烯绝缘产品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来源 |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科技日报编辑 | 房久仙 常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1.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费提高0.5%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加快推广绿色建筑,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打造人人共创、人人共享的绿色家园。2.天津:推动第三条入津特高压通道开工加快中海油渤海海域勘探开发、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推动既有整车企业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鼓励新能源企业、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参与企业绿色化改造,以绿色标准促进企业有序实施清洁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改造,新创建20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多措并举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第三条入津特高压通道开工,提高净外受电比例,支持企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重点地区钢铁产业整体提升改造,持续精准打击各类损害环境违法行为。西青区要做强天开园西翼拓展区,做强做优集成电路、车联网、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3.河北: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00家。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抓好排污权交易改革,健全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好雄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服务场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风电光伏项目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集中精力抓投资上项目。谋划储备一批水利、能源、防灾减灾等项目。聚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布局完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年内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4.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5个在建煤电项目建设,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30万千瓦,加快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地热能、生物质能,电力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开工建设大同—怀来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推进4个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再核准2个项目。开工建设2座新能源汇集站。5.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促销,加快公共区域、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充电桩达到70万台以上,其中农村超过14万台。提速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建成渤中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首批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项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推进潍坊、泰安、枣庄等抽水蓄能和临沂光储氢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成肥城盐穴压缩空气、寒亭电化学储能等项目,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绿电生产样板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6.安徽: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支持发展汽车新零售、充换电服务等新业态。完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机制化对接平台,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综合应用。实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扩面提效。“一企一策”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建设一批零碳产业园。持续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7.江苏: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支持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8.浙江: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确保中鸿新材料、甘电入浙、金七门核电等新建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瑞浦兰钧新能源、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围绕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国家海洋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实施临港化工延链、清洁能源聚变、船舶海工振兴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统筹推进电源、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85%;新投产电源项目装机1200万千瓦。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2万个以上,其中农村1万个以上。9.辽宁:稳步推进徐大堡、庄河核电基地建设支持阜新、朝阳发展陆上风光新能源。全力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发展壮大氢能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徐大堡、庄河核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朝阳、兴城、大雅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支持沈阳、大连先进储能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强省。10.黑龙江:开复工新能源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推动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提高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强化重点企业用能管理,杜绝“两高一低”项目上马。建设嘉泽中车储能电池制造等10个以上超百亿元产业大项目,推进大庆圣泉硬碳负极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打造5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开复工新能源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11.四川:建成投用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kV特高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开工建设阿坝—成都东1000kV特高压、成都淮州500kV、道孚和仁和抽水蓄能、广元煤电等项目,建成投用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kV特高压、剑科等水电站、45个风光项目和一批燃气机组,加快“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和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等项目进度,大力推进雅砻江等清洁能源走廊建设。深入实施“电动四川”行动,拓展“四川造”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12.重庆:促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因地制宜打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思路,以长安系、赛力斯等企业为重点加速整车产能释放,推进孔辉空气弹簧、信质驱动电机、青山瑞浦兰钧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发展汽车后市场。13.云南: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稳能源电力。增煤电、扩光伏、优水电、配储能、强电网,力争供应电煤3500万吨以上,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确保托巴水电站投产,力争红河电厂建成发电。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大力发展动力和储能电池,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30%。积极争取安宁中石油“减油增化”项目落地。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光电等新兴产业,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低空经济、氢能及储能等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14.海南:开工海上风电等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增长8%开工海上风电、文旅消费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引领性强的产业项目,工业投资增长8%。启动海上风电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培育风电装备制造、游艇装备修造、清洁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链。鼓励养殖用海与海上风电场、休闲渔业等融合发展。开工建设三亚羊林抽水蓄能电站。启动新能源汽车租赁体系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上。加快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建设。15.甘肃:争取陇电入鲁早日投产、陇电入浙开工建设、陇电入川核准推进加快风光电大基地项目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争取再开工2-3个抽水蓄能项目。支持酒泉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甘南建设甘肃南部新能源基地。争取陇电入鲁早日投产、陇电入浙开工建设、陇电入川核准推进。争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金昌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16.上海:新建1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建设,新建1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17.广东:推进阳江青洲、汕头勒门、汕尾红海湾等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聚力打造海洋清洁能源、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推进阳江青洲、汕头勒门、汕尾红海湾等项目建设,新增装机规模200万千瓦,打造广东海上风电基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科学合理布局调峰、热电联产和分布式气电项目,推进惠州太平岭核电、廉江核电一期和陆丰核电5、6号机组建设,加快汕尾陆河、茂名电白、云浮水源山、梅州二期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推动藏粤直流等跨区输电项目,加强与省外电力余缺互济。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总车位达到小型客车停车位总数的10%。18.广西:投产防城港红沙核电4号机组投产防城港红沙核电4号机组,加快首批7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建设,推动“青电入桂”输电通道、防城港白龙核电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宁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广西新能源超大型数据中心等建设。19.西藏:持续推进金沙江上游、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持续推进金沙江上游、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设立以专项债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专项资金,确保建成电力装机增长25%以上。加强铜、锂等战略资源绿色开发,实现优势矿产上产扩能、提质增效。在社区、景区和国省道沿线,加快布局充电基础设施。20.吉林:推进吉林电网“四横四纵”500kV电网建设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推动红旗品牌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上市,积极推广氢燃料汽车,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按照30%-50%渗透率,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累计建成充电桩6万个以上、换电站170座。拓展延伸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量配电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开展“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落地一批十亿级、百亿级“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项目和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推动“吉氢入海”。推进吉林电网“四横四纵”500kV电网建设,提升电网东西互济和新能源汇集能力。21.福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聚焦能源保障,推进漳州核电1—4号机组、宁德核电5—6号机组、可门电厂三期、福建天然气管网二期和一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支持漳州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22.江西:建成武汉至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武汉至南昌特高压交流工程、新余电厂二期等项目,开工靖安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等项目。支持鹰潭打响世界铜都品牌、打造全国铜基新材料重要基地和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支持宜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23.河南: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洛阳、新乡、许昌、鹤壁等地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特色集群。推动郑州上汽新能源电池工厂、洛阳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等项目尽快投产。加快许昌能信、南阳电厂二期等煤电项目建设,开工灵宝、汝阳等抽水蓄能电站,积极谋划外电入豫新通道,实施100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新能源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24.湖北:推进76个重点能源项目围绕绿色建材、风电装备、绿色智能船舶等优势领域,重点培育6家省级产业园区。推进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枣阳风电产业园、汉川电厂四期等76个重点能源项目。25.湖南:重点抓好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段)建设重点抓好宁夏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段)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能源产业紧扣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新型储能发展,密切跟踪氢能、固态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积极培育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三区三厅”示范工程。26.贵州:电力总装机超过8900万千瓦建成投产盘江新光2号机组和盘江普定1号机组等燃煤发电项目,加快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现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在乡村合理布局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电力总装机超过8900万千瓦。推动清洁能源入黔。抢抓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新建充电桩6000个。27.陕西: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4000万千瓦新增电力装机15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量突破4000万千瓦,外送电量797亿千瓦时、增长32%,镇安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调试发电,陕皖电力通道获批。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等9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陕南新能源蓬勃发展,核准抽水蓄能建设项目4个、总装机540万千瓦。28.青海:推动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并网发电构建清洁能源“五位一体”推进格局,推动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并网发电,建成投运玛尔挡、羊曲水电站,推动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冷湖夜间风电项目建设,清洁能源新增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建成红旗、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玉树果洛联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实施青豫直流满送三年行动,开工建设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深化储能多元化打造行动,推进绿氢应用试点示范,加快天合光能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光伏制造业产值力争突破千亿元。深入实施农牧区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年内实现天峻县苏里乡电网延伸覆盖,加快推进玉树州9个大电网未覆盖乡的电网延伸和微电网供电工程。29.内蒙古:力争新能源装机新增规模、在建规模、总体规模保持全国第一4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经全部纳入国家规划,要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加大力度推进阿特斯光伏等一批千亿级标志性项目。加快实施电力系统强网、外送、联网工程,建成张北至胜利、巴林至奈曼至阜新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工程,全面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新能源接入能力。新型电力系统要加快构建,绿电绿证交易要全面推开,新能源装备制造要加力提效、量质齐升。新能源全产业链要力争完成投资3000亿元,新增装机规模4000万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实现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力争新能源装机新增规模、在建规模、总体规模保持全国第一。新能源运维服务业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5亿千瓦。30.宁夏:尽快实现全区新能源总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支持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实现新建社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加快4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系列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全区煤炭总产能超过1.4亿吨、电力总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油气当量达到200万吨的目标。31.新疆:推进“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哈密北、准东、喀什、若羌等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乌鲁木齐、伊犁、克拉玛依、哈密等4个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000万千瓦;推动铝基、铜基、钛基、锂基等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高端输变电等先进制造业。加快能源设施建设,推进“疆电外送”第三通道、“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环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阜康、哈密、布尔津、和静、若羌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建成投产一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动“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数字丝绸之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谋划绿色算力先导区,试点推进与东部地区共建算力联动机制,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效能,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等规模部署,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来源 | 上缆所传媒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免责声明】本文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文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线电缆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常被喻为经济社会中的“血管”和“神经”,其安全可靠的性能对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电线电缆的阻燃和耐火性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上海电缆研究所和四川消防研究所前期已分别牵头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9666和GB 31247以满足对电线电缆的阻燃耐火和燃烧性能分级评定的要求。在一些场合除国标GB/T 19666规定的阻燃耐火等性能外,用户同时还要求满足GB 31247规定的燃烧性能分级,这种情况下现有标准对产品的型号规格和名称该如何表示并没有明确规定。分别依托于上述两家研究所的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多年来一直从事电线电缆和防火建筑材料阻燃耐火方面的检测、标准制修订等工作。针对上述情况两家机构通过对行业和市场的调研分析,联合给出推荐表示方法,以供设计、制造、检测等各方参照使用。来源 |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缆所传媒”。...
“十四五”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市场。回首2023年,线缆行业坚持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补短板,锻长链,在航空航天、高速磁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在各种应用场景开拓了新的发展之路;线缆行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云计算、智能制造技术与线缆行业的深度融合,正持续塑造可持续的数字生态。《电线电缆》编辑部综合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刊载的论文,以关键材料研发、特殊场景应用、智能化制造为关键词,盘点2023年线缆行业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突破关键技术推进创新任务《国内绕组线应用发展现状研究》绕组线功能单一,主要用于电磁能转化或信号传输,近年来未出现应用领域的拓展或技术革新。因此,绕组线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国内厂家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相似度高,价格竞争激烈。论文结合国内绕组线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漆包线、绕包线和特种绕组线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虽然国内绕组线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一些特殊品种、规格的产品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特种漆包线漆、绝缘纸、耐电晕薄膜,以及微细漆包扁线的生产制造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2023年第2期 / 韩永进《新型石墨烯改性电磁屏蔽硅橡胶材料的制备、性能与机理研究》电磁屏蔽是采用电磁屏蔽材料将电磁辐射源阻隔起来,有效减弱某一区域的电磁场强度。目前,各国正积极转向研发低成本、低密度、宽频段和高效能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超高的导电性、强度及导热性能吸引科技工作者在电磁屏蔽领域开展大量研究。论文分别选择单层石墨烯(SLG)和少层石墨烯(FLG),并通过溶液分散法制备出两种高浓度石墨烯-硅橡胶母料;与导电银粉等助剂复配,后经机械共混法制备出两种石墨烯改性电磁屏蔽硅橡胶材料。结果表明,FLG改性提升导电银粉填充硅橡胶材料(GX/AA)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而SLG改性则呈劣化趋势;SLG和FLG改性均明显提升GX/AA的导电性能;石墨烯改性电磁屏蔽硅橡胶材料在1.0×10-4~18GHz 频段内的电磁屏蔽效能均大于60dB,最高可达78dB。相互搭接的二维石墨烯片层起到桥联导电粒子的作用,形成的致密导电网络不仅可以有效抵消外磁场,还可以增加电磁波在层间的多次反射和吸收损耗,进而提高材料电磁屏蔽效能。——2023年第2期 / 洪宁宁,刘旌平,胡诚成《典型船用变频电缆电磁屏蔽效能试验方法研究及验证分析》随着船舶综合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功能的复杂性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其中,传输大功率的变频电缆对其邻近的仪表、控制系统等产生的辐射干扰尤为明显。论文对不同的电缆电磁屏蔽效能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对比分析,采用短路-短路三同轴法对6种不同屏蔽结构的典型船用变频电缆样品的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电缆的材料和规格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屏蔽结构对船用变频电缆的屏蔽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023年第3期 / 丰利军,彭春瑶,余林刚《新型飞机用中频低耗平衡软电缆的研制》国内航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中频设备被用于飞机上,与之配套的400Hz中频飞机用低耗平衡软电缆的用量也大幅度增长。因电缆性能要求高、结构复杂、应用场景苛刻,目前国内无法生产,必须依赖进口。论文介绍了新型飞机用中频低耗平衡软电缆的使用特点和性能要求,通过对产品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优化设计,以及设备和工艺的改进,研制出了性能更优、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飞机用中频低耗平衡软电缆,可以替代进口产品。——2023年第5期 / 邓一权,李章学,张海竹《宇航级射频稳相同轴电缆轻量化方案》宇航产品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随着太空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均在发射卫星、空间站等宇航器,这些设备使用的普通射频稳相同轴电缆的质量较大。论文以低损耗型射频稳相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分别对中心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外屏蔽层、护套层的材料进行轻量化分析,确保在宇航器舱内同等驻波、插入损耗、绝缘电阻、耐辐照、低损耗、低释气要求的条件下,给出CXN3506、CXN3507最终的减重结构方案,从而综合降低射频稳相同轴电缆成品的单位长度质量,节约航天器的发射成本。——2023年第3期 / 皇甫风光《辐照吸收剂量对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材料性能的影响》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电线具有耐高温、相对密度小、强度高、耐辐照、耐老化及易加工等优点,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论文研究了辐照吸收剂量对XETFE绝缘材料和XETFE电线性能的影响。辐照交联后,XETFE 绝缘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显著降低,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测量不同辐照吸收剂量对XETFE电线交联度的影响,当辐照吸收剂量小于120kGy时,XETFE电线交联程度不够,交联度测试不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热失重方法测试XETFE绝缘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辅助推测其交联程度。——2023年第2期 / 史丛丛,费楚然,陆毅峰,丁子龙,周磊阻燃协效研发共筑传输安全《EVA对聚乙烯基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材料性能的影响》无卤阻燃材料制成的电线电缆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首选,聚乙烯(PE)因化学稳定性好、无毒、介电损耗低、介电强度大,常被用于制备线缆材料,但PE易燃,且与无机填料不相容的性能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提高无机阻燃剂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增强线缆材料的强度是开发高性能PE基电缆护套材料的必要前提。论文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PE)熔融共混制备PE基低烟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并研究EVA的质量分数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与PE相容性较好,可促进材料内部形成无机填料网络,限制分子链的运动,改善材料热分解温度及类固行为,提高炭层的致密和均匀度,抑制材料燃烧时滴落。当EVA 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为612%,极限氧指数(LOI)为26.4%,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2023年第4期 / 陈龙,田洪瑜,陆海冰,高尚,胡金平,叶斌,王平《燃烧结壳性护套料及绕包结构对B1电缆燃烧性能的影响》安全消防类电缆是我国安全电能传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代表的B1级电缆已在建筑设计标准中得到明确使用。目前,电缆制造行业依据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进行B1级电缆制造,但该标准仅规定了B1级电缆的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和性能判据,并未明确B1级电缆的材料性能和结构要求,这给电缆制造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论文以B1级控制电缆为例,研究燃烧结壳性护套料及绕包结构对B1级电缆燃烧性能的影响,总结B1级电缆护套材料的选型及绕包结构的设计思路,为B1级电缆的开发与制造提供参考。——2023年第4期 / 田鸣《阻水玻纤纱延燃性及其热释放研究》阻水玻纤纱具有良好的阻水、抗拉、防鼠咬及耐火保温性能,对光缆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光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各种牌号阻水玻纤纱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不同,阻水混合物的成分和比例有所不同,产品的性能表现也不尽相同。论文通过相关的测试方法和设备,研究不同牌号、不同配方的阻水玻纤纱的延燃性、燃烧热释放,考察阻水玻纤纱对光缆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阻水玻纤纱本身并不具备延燃性;材料的燃烧热值在整体光缆燃烧热释放中的贡献极小;对于光缆样品测试结果的差异,可以排除阻水玻纤纱中阻水涂覆层的影响,需要从其他方面去探究。除此之外,EN 50399:2020中增加了对燃烧器火焰形态的测量,也应关注电线电缆热释放测试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023年第1期 / 唐勋《电力通信用非金属耐火光缆的设计与优化》近年来,在国家电网系统中,因电缆沟着火导致同沟敷设的光缆信号传输中断的事件,暴露出通信光缆在防火方面的薄弱点。通信光缆在与电力电缆同路由敷设时,须具有耐火性能,在发生火灾时和救灾过程中保证通信畅通,避免信号中断和数据丢失造成的灾害扩大;同时,为免受强电磁环境影响,通信光缆应采用全介质非金属结构。论文通过分析传统的非金属耐火光缆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将耐火层直接被覆在松套管外的耐火光单元设计,保证了非金属光缆在750 ℃的火焰温度下燃烧90 min及冷却15 min过程中线路的完整性。同时,基于耐火光单元的设计,对非金属耐火光缆结构进行优化,光缆外径更小、线缆质量更轻,可为电力、铁路、隧道、矿井及数据中心等特殊场景用非金属耐火光缆设计提供参考。——2023年第2期 / 赵静,缪小明,缪威玮,徐建秋,钱慧慧,谭枫《B1级燃烧性能的无卤型非屏蔽6类数字通信电缆研制难点探讨》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电缆,特别是无卤型非屏蔽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由于低烟无卤护套料中含有一定量易燃的聚烯烃原料,与有卤阻燃材料的阻燃效果相差很多,要达到B1级燃烧性能要求具有一定难度。为了满足GB 51348—2019中通信电缆B1级无卤燃烧特性的设计要求,论文从减少普通聚乙烯材料的占比和采用具有高阻燃无卤护套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角度,在满足电缆衰减传输性能的前提下,对低烟无卤型非屏蔽6类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的结构设计、关键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电缆进行了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验证。结果表明,其碳化高度、燃烧增长指数等指标均可以满足GB 31247—2014中的要求。——2023年第6期 / 倪冬华,蔡杭列,沈福良,林庆雕《电力电缆通道用有机难燃防火槽盒的性能检测研究》有机难燃防火槽盒在电力电缆通道中广泛应用,对其性能检测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论文对6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有机难燃防火槽盒样品进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这6种样品在燃烧性能、氧指数、耐化学性能等方面均符合现行标准要求,但部分样品的巴氏硬度和吸水性不合格,长期运行会产生防火槽盒老化程度加快、防火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易引发相关电气线路的安全隐患。目前,有机难燃防火槽盒的抽检试验往往更多关注防火阻燃方面的性能,建议加强对理化性能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在环境恶劣或防火重点通道中,应将巴氏硬度和吸水性列为抽样必检项目。——2023年第4期 / 段玮,赵学风,蒲路,琚泽立,侯喆,孙浩飞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制造《BTTZ电缆制造过程中氧化镁落粉均匀性研究》新型垂直氧化镁灌装法是矿物绝缘电缆(BTTZ电缆)的主流生产线,但由于氧化镁落粉不密实,其击穿电压较难达到2500V的标准。针对以上不足,论文对氧化镁落粉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采用Ansys DesignModeler软件对落粉流体域模型进行了建模,并利用Ansys Mesh软件对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之后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等设置,并展开仿真计算和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管道边缘部分和中心点部分的粉末体积占比较大,而空心圆(铜导体放置的位置)之间的粉末体积占比相对较小;漏斗的角度对落粉均匀性影响不大,而氧化镁的粒径对落粉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粉末粒径越小,落粉越均匀;因此,为了提高落粉均匀性可适当减小氧化镁粉粒径。——2023年第1期 / 章城,李伟钢,徐季新,文东辉《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束端子外观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线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高铁、汽车等领域。为了解决接触件端子与线束压接过程中出现未成功压接、压接不到位、芯线外漏等质量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线束端子外观缺陷智能检测。首先,搭建视觉检测系统获取高质量的线束端子外观图像;接着,应用传统机器视觉中的图像预处理、图像滤波、最小二乘法,实现剥线长度的在线检测;然后,人工标注线束端子外观缺陷,并构建样本数据集;最后,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线束端子外观缺陷的智能检测。结果表明,该视觉检测系统与人工检测相比,误差小于0.01mm,模型缺陷识别准确率为99.33%,漏检率为零,单张图像推理耗时5.6ms。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实际生产需求。——2023年第2期 / 丁成波,刘蜜,石锦成,刘林琳,张正伟,吴臣杨《10kV XLPE电缆中间接头复合缺陷电场分布仿真研究》论文以10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中间接头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 Maxwell平台建立电缆中间接头的3D模型,除考虑气隙、受潮、导电颗粒和针尖等典型单一缺陷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外,还结合现场实际安装过程,在较薄弱的部位施加几种复合缺陷,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中间接头内部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间接头内部主绝缘存在复合缺陷时,缺陷处的电场强度随其深度加深而不同,即使是微小的缺陷,也会导致内部的电场分布发生畸变;XLPE处的导电尖端是电场强度最集中、畸变最严重的部位,样本数据的最大电场强度为6.365MV·m-1,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导致绝缘击穿。此计算结果可供工程应用参考,可指导中间接头的安装和预防绝缘击穿。——2023年第5期 / 邓镓屹,王星华,聂一雄《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绝缘填充液低温特性研究》电缆终端作为电缆本体与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的连接部件,对电缆的密封绝缘具有重要作用。近5年,持续出现与绝缘填充液状态关联的户外终端局部放电甚至击穿故障,引起了用户和附件制造商的关注。论文对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绝缘填充液材料进行了分析,对典型材料低温性能开展了试验验证,并对绝缘填充液-预制绝缘件界面进行了热场仿真和电场仿真计算,模拟界面缺陷,分析潜在放电风险。热场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温度的变化与负荷的变化均会影响终端内部绝缘填充液的温度分布情况,但绝缘填充液的最低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电场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绝缘填充液-绝缘件界面气泡处的电场强度大幅度增加,局部放电概率也大幅度增加。低温环境中,应选用二甲基硅油、倾点低于极限低温的聚异丁烯或经验证的改性硅油。今后,可在绝缘填充液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低温对终端内固体绝缘结构及材料性能影响研究、固-液协同效应机理研究,以及填充介质复合增强技术的研究。——2023年第4期 / 徐晓峰《风致涡激振动作用下随桥电缆的疲劳寿命分析》桥梁的风致涡激振动是影响随桥电缆疲劳寿命的因素之一。论文采用有限元法对随桥电缆在风致涡激振动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首先,建立桥梁的二维瞬态流-固耦合数值模型,采用动网格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技术实现桥梁的瞬态振动位移响应求解;其次,将桥梁的单位振动位移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电缆上,获取电缆在单位振动位移作用下静力学应力求解结果;最后,通过求解的应力结果与一个周期的桥梁振动位移时程构建应力时间历程,并基于材料的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获取电缆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风致涡激振动作用下,作用在随桥电缆上的作用力近似为对称等幅循环载荷;电缆的疲劳损伤最大处出现在夹具固定附近的铝护套层上,寿命循环次数达3.3×10⁵次,寿命约为206.25h,可为跨海电缆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和状态运行维护提供理论指导。——2023年第4期 / 陈志鹏,关向雨,蔡开明,刘江,林镕兴,王扬程《工业互联网用Profibus-PA现场总线电缆的结构设计和测试》Profibus是唯一的全集成低速H1(过程)和高速H2(工厂自动化)现场总线解决方案,是一种不依赖于厂家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标准,其广泛应用于制造加工、过程和建筑自动化领域。采用Profibus标准系统,不同厂商所生产的设备无须对其接口进行特别调整即可通信,Profibus可用于高速且对时间苛求的数据传输,也可用于大范围的复杂通信场合。论文介绍了Profibus现场总线的类型及应用,针对Profibus-PA现场总线电缆主要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Profibus-PA现场总线电缆各种规格产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及工艺控制。通过对实芯聚乙烯绝缘Profibus-PA现场总线电缆的计算实例分析,说明了低频工作状态下的通信电缆其关键参数设计和测试方法,并对Profibus-PA 1×2×0.75mm²现场总线电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实测值与设计要求相符。——2023年第4期 / 王海岭,张红艳,谢太阶,汪淼《电线电缆》 1958 年正式创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是电线电缆行业的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及时、全面地刊载国内外电线电缆行业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会贯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电线电缆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构建学术交流和科技开放平台。主要栏目有综述、线缆产品、线缆材料、测试技术、敷设运行、工艺设备和经验交流等。欢迎来稿!【线上投稿入口】http://dxdl.cbpt.cnki.net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魏雨晴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线缆行业聚焦线缆制造全寿命周期,进一步突破材料研发、设计仿真等基础及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增材制造、先进高效、节能降耗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强攻克高压、超高压、高温超导等工业领域的特殊场景及前沿技术;坚持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升级。不仅为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持续的能动性。《电线电缆》编辑部综合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发表的科技论文,以“海缆”“重点领域应用”“测试技术”等为线索,盘点2023年度线缆行业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海缆强劲驱动助力绿色转型《国内外海底电缆工程现状及展望》基于世界能源转型、低碳战略,以及近年来跨区域能源互济互联和海上风电开发的蓬勃发展,论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十年来海底电缆工程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挤包绝缘海底电缆及绕包绝缘海底电缆的应用及发展,对其中的典型海底电缆工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分别从绝缘料和屏蔽料的角度,总结了海底电缆生产制造技术的现状,展望了海底电缆的应用前景。——2023年第1期 / 黄小卫,李晓骏,左干清《国内外海底电缆在线监测技术调研综述》目前,海底电缆的在线监测方法种类繁多,其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定位精度等各不相同。为比较分析不同在线监测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提高海底电缆在线监测技术水平和电缆故障定位精度。论文对国内外最新的、主流的海底电缆在线监测技术进行调研,对各种技术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和改进海底电缆在线监测技术的对策与建议。——2023年第3期 / 邵森安,赵远涛,单潜瑜,周则威,黄若彬,唐祺《500kV海底电缆铠装损坏水下原位修复研究》论文基于500kV海底电缆铠装及周围护层存在损坏的情况,设计了水下原位修复方案代替传统打捞修复方案,保护未受损绝缘;设计了从半导电护套到铠装层的各护层修复方法,并使用钛合金夹具及弯曲限制器,实现对修复部位的保护。通过力学计算及试验,校核了修复部位的机械性能和弯曲限制器的可靠性,结果符合要求;随后校核了弯曲限制器部位的载流量,弯曲限制器部位海底电缆埋深应小于1500mm。最终确认,机械连接修复为铠装修复最佳方案,提高了海底电缆铠装损坏水下原位修复的安全性。——2023年第3期 / 刘利刚,伏文如,陈 果,王佳佳,周远清,董吴磊《220kV XLPE绝缘海缆脱气效率和低碳性研究》论文采用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220kV海缆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挤出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测试和脱气效率研究,并与常规脱气型XLPE绝缘海缆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新型220kV XLPE绝缘线芯内部含枯基醇、苯乙酮、甲烷副产物量随着脱气时间的增加迅速降低并趋于稳定,相比常规220kV XLPE绝缘海缆线芯,脱气效率可提升60%~80%;②不同绝缘位置副产物去除效率有所差异,相同脱气时间下,绝缘中部含副产物量要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绝缘外层含副产物量最低,含副产物量在脱气一段时间后将趋于平衡;③相同规格海缆生产制造过程中,新型220kV XLPE绝缘海缆相比传统220kV XLPE绝缘海缆能耗和碳排放可降低21%以上。有效缩短海缆的制造周期并降低成本,符合国家“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2023年第3期 / 王文超,王海洋,赵囿林,杜强,孙艳雨,刘利刚,陈杰《两芯高压直流海缆的经济性及施工可行性分析》结合国内已建的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典型工程,论文以直流海缆的原材料成本和敷设成本作为典型经济性指标,介绍了两芯高压直流海缆结构设计,并分析对比不同工程单芯直流海缆和两芯直流海缆的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结果可知:采用两芯直流海缆的原材料成本增加,敷设成本减少。其中海捆型海缆原材料成本增加约13%~20%,敷设成本减少约22%~34%;护绞型海缆成本增加约25%~38%,敷设成本减少约13%~24%,随着电压等级和敷设距离的增加,两芯直流海缆经济性逐渐提高。针对±525kV 3000mm²海捆和护绞两种特高压、大截面型式海缆,考虑设备尺寸和承载等方面,通过电缆敷设船上的设备能力计算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外船舶能力暂不满足需求,两芯特高压大截面直流海缆的施工可行性需要进一步提高。——2023年第3期 / 于洪淼,李盛涛,宗小香,孙李培,李江鹏,曹俊杰《海底复合电缆海上中间接头施工案例解析》论文依托国内新建的某高压海缆工程项目,对海上施工的气象环境、施工船舶的定位和硬件设施提出了要求;并增加一个内工棚,来控制电气连接时的温度与湿度。对中间接头制作前后的相关光学和电气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完工接头的安全可靠。在电气连接部分,为绝缘表面处理、绝缘回缩、界面压力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其中电气连接接头选用了“品”字形的方案布置。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方案选择同步进行光纤连接和接头机械保护外壳安装的施工。最后对制作好的中间接头的沉放和后保护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丰富了我国海缆工程的项目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23年第1期 / 孙亚峰,袁振钦,李居跃,程海港,于治雨,祝茂宇,冯标先进测试技术创新关键性能指标揭秘《电力电缆外护套的故障定位及监测技术》电力电缆外护套破损后,积水或空气等外界物质将通过破损点入侵电缆主绝缘,威胁电缆的安全运行。论文介绍了直流电桥法、压降比较法、跨步电压法、音频法和声磁同步法等5种外护套故障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原理,以及护层电流在外护套在线监测和故障定位的原理和应用。并总结了电力电缆外护套的故障定位及监测技术,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外护套的故障定位方法已比较成熟。其中直流电桥法和跨步电压法的应用最多,且适用的范围较广,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仪器精度的提高;利用金属护层电流对电缆外护套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定位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但未来的研究可对多点故障进行试验和仿真,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故障数据库以实现突破;在线监测系统精确定位装置设计已经有相关研究,但其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仍须提高;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在外护套在线监测的应用鲜有报道,可集成到外护套在线监测系统中,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第1期 / 江福章《高压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原因与检测关键技术》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缓冲层因烧蚀而导致的线路故障已多次出现,但原因尚无定论。为了探究烧蚀故障的原因,论文从电缆阻水带缓冲层角度出发,分析了阻水带缓冲层含水率、电缆阻水类型和阻水带缓冲层电性能等因素对烧蚀故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缆安装或正式使用之前。对阻水带缓冲层含水率、体积电阻、表面电阻和成品电缆缓冲层接触电阻率等方面进行检测。可减少或避免电缆缓冲层烧蚀故障的发生。——2023年第1期 / 周韫捷,李海,范玉军,代娜《高压电力电缆紧急状态下载流量计算方法研究及验证》基于IEC 60287-1-1:2014和IEC60853-2:1989,作者建立了包含空气间隙的稳态和紧急状态载流量计算模型,设计了短时间负荷和长时间负荷紧急状态下电力电缆的载流量试验。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得出,当空气间隙厚度取0.5mm时,稳态载流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7%。并结合理论计算和试验测量,研究了110kV高压陆缆地电的紧急状态载流量,得出紧急状态载流量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可为紧急状态下的电缆载流量能力计算提供工程参考。——2023年第2期 / 申永涛,侯林林《35kV改性聚丙烯材料性能测试分析及生产问题解决》论文研究了35kV改性聚丙烯材料的性能及其生产工艺,对改性聚丙烯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并对绝缘线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最终通过绝缘线芯的生产制造,发现并解决了机头加温系统、硫化管冷却系统的设备适用性问题,解决了绝缘屏蔽表面不光滑、绝缘线芯胀气鼓包等问题。采用经测试验证的改性PP材料及优化的工艺技术试制的ZC-PPV22-26/35 3×400电缆,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满足设计要求。进一步说明了材料性能测试分析结果及生产问题的解决对批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起到了重要作用。——2023年第2期 / 曲国安,赵新院,曲行峰,张延林,王炫杰,张 鹏,燕宏宇《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受潮规律试验》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受潮容易导致绝缘劣化,是线路异常和停电事故的重要原因。论文研究电缆中间接头受潮扩散路径,摸清接头引起水分入侵的部位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并通过不同接头样本加速受潮试验,研究了实际中间接头内部水分扩散规律,包括水分入侵部位、扩散路径。得出以下结论:防水胶带-PVC界面在潮湿环境下黏合性能急剧下降,导致水分从外界环境进入中间接头外侧界面。此外,铠装处连接线的存在,使得水分由一端扩散至另一端。由于铜屏蔽层存在断口,外界水分容易进一步向本体进行扩散。中间接头主体内部 XLPE-SiR界面主要以轴向扩散为主,径向扩散深度极为有限,且轴向扩散受重力因素影响较小,呈现轴向均匀推进。——2023年第5期 / 徐晓峰,朱光亚《直埋电缆的暂态温升特性及波动负荷输送能力研究》论文介绍了梯形等效热路模型的建立方法,给出了分层确定损耗、热阻、热容等参数,并计算外加任意负荷下电缆暂态温升的分析流程。以单芯电缆在阶跃负荷下的温升特性为例,验证了模型及程序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三芯海缆结构提出了基于热阻相等原则的等效方案,并以330kV 3×1000mm²电缆为例,在典型风电场波动负荷作用下,研究了电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程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数据一致。研究表明,直埋电缆热时间常数大,具备良好的短时过载及波动过载能力;利用等效热路模型及程序算法可确定单芯及多芯电缆的暂态热场响应特性,从而为海上风电负荷送出海缆的线芯优化选型及负载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2023年第6期 / 但京民,李文清,崔戎舰,刘英,李健,吴高波攻关核心技术拓展重点领域应用《飞行汽车机翼用特种电缆的结构设计》论文介绍了飞行汽车机翼用特种电缆的结构设计,包括导体和屏蔽层的结构设计、绝缘和护套挤出工艺设计,以及电缆成品特殊性能试验方法设计等。导体选用多股软铜线绞合,并另加铜箔丝作为加强元件;绝缘采用特殊制备的不同性能硅橡胶双层挤出,内层为阻燃高耐热硅橡胶,外层为阻燃高强度硅橡胶;屏蔽层由内外双层组成,内层为镀锡铜丝另加反弹丝和加强丝编织,外层为铝塑复合带绕包;护套采用特殊制备的不同性能硅橡胶双层挤出,内层为阻燃高耐热陶瓷化硅橡胶,外层为高强度高耐磨硅橡胶。采用该结构设计的电缆,不但提高了导体的抗扭转性和柔软性、提升了绝缘的耐超载性和阻燃性,也提高了屏蔽效能和电缆整体的抗扭转特性,耐扭转性能以及超载性能指标均符合飞行汽车供电系统的要求。为国内飞行汽车机翼用特种电缆提供了技术支持。——2023年第2期 / 陈帅雨,取立群,海旭强,卢胜军《低氟析出宇航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电缆的研制与应用》随着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国内航空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中频设备被用于飞机上,与之配套的400Hz中频飞机用低耗平衡软电缆的用量大幅度增长。论文介绍了新型飞机用中频低耗平衡软电缆的使用特点和性能要求,通过对产品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优化设计,以及设备和工艺的改进,研制出了性能更优、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飞机用中频低耗平衡软电缆,可以替代进口产品。——2023年第4期 / 李斌,周垚,邵威威,李峰,刘兴万,王相文《一种核测仪表用四同轴有机电缆组件的研制》针对核电站堆外核测量系统热中子探测器信号传输需求,作者研制了可用于该系统安全壳内使用的四同轴有机电缆组件,提出了电缆及配套连接器的设计方案。根据传输信号的特点及安全壳内特殊的使用环境、功能要求和核安全级电缆的规定,将该电缆的鉴定试验分为电缆材料性能试验、电气性能试验和专项试验三大类,介绍了详细的试验项目、检验要求和测试结果,可为类似产品的研制提供参考。——2023年第6期 / 孙光智,周国华,李昆鹏,刘彦,刘海峰,葛孟团,秦子凯,冯红艺《小型化耐辐照抗干扰同轴电缆研制》在小型化耐辐照抗干扰同轴电缆的常规核电电缆性能基础上,通过研制绝缘材料、设计电缆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等方法,作者成功研制出新型的核反应堆堆芯探测器电缆。与原有核电站核反应堆堆芯探测器电缆相比,研制成的电缆具备外径为12.3mm、累计辐照剂量为1.0×106Gy、转移阻抗为28mΩ·m-1等特性,满足实际使用场景需求。该小型化耐辐照抗干扰同轴电缆具有电缆线径较小、柔软易弯曲、使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耐辐照水平优越等特点,在新设计的堆型中适用性较广,可广泛应用于小型研究堆堆芯水位探测器等各堆内各部位,满足船级核测电缆的使用环境需求,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23年第6期 / 倪勇,刘旌平,洪宁宁《风力发电用铝合金芯耐扭电缆应用可行性》铝合金芯固定敷设用电缆在风力发电机塔筒内的应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作者设计了铝合金芯软电缆,用于替代塔筒上端铜芯耐扭电缆。并通过扭转试验,分析了扭转过程中导体断丝率与扭转角度、扭转长度及导体结构的相关性,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对铝合金芯耐扭电缆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铝合金软导体在经受扭转后的断丝率与扭转长度、扭转角度、导体结构和非金属材料等相关;经优化设计,铝合金软导体扭转后的断丝率降到了最低,满足了用户需求,验证了风力发电用耐扭电缆以铝代铜的可行性。——2023年第5期 / 马辽林,杨奇锋,胡湘华,黄钰棋,李华斌《微基站用微型扁平光电混合缆的设计》结合客户要求,作者开发了一种5G微基站室内布放用微型扁平光电混合缆,该混合缆具有结构尺寸小、质量轻、功耗低等特点。并对光电混合缆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三套不同挤塑模具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最后测试了光电混合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与电气性能。结果表明,满足微基站(如皮基站、飞基站等)5G室内信号深度覆盖的通信需求,通过了各项性能试验和现场应用验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23年第4期 / 常国庆,任明当,莫敏晖《电线电缆》 1958 年正式创刊,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是电线电缆行业的电工技术类科技期刊。及时、全面地刊载国内外电线电缆行业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会贯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电线电缆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等方面构建学术交流和科技开放平台。主要栏目有综述、线缆产品、线缆材料、测试技术、敷设运行、工艺设备和经验交流等。欢迎来稿!【线上投稿入口】http://dxdl.cbpt.cnki.net来源 | 上缆所传媒文字 | 朱 莉编辑 | 常 佳审核 | 何晓芳【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上缆所传媒”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